Page 9 - 生态环境部公报2019年第03期
P. 9

法律法规



               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
               护法》的规定办理。

                    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六十日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三

               十日内,分别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国家对环境影响登记表实行备案管理。

                    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以及备案环境影响登记表,不得收取任
               何费用。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下列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一)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三)由国务院审批的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规定。

                    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跨行政区域的不良环境影响,有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环
               境影响评价结论有争议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共同的上一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十四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

               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

               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之日起十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第二十五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
               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第二十六条          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同时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

               响报告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第二十七条          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

               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
               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

               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第二十八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所产生的环境

               影响进行跟踪检查,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查清原因、查明责任。对


                                                                                                      -5-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