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企业内刊2018年第3期
P. 10
·逐梦· 2018年第三期
·员工风采·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事业靠本领成就”的教导,弘扬集团“忠诚、奉献、笃实、严谨、高效”的企业文化,进一步推动图书主业发展,激发编辑人
员的创造力与工作热情,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于 2018 年 7 月 5 日举办了 2018 年“编好书、出效益”论坛暨“培养和争做
新时代优秀编辑”主题演讲比赛。最终环境技术分社的曲婷荣获了本次演讲比赛的一等奖;公报编辑部的曹玮、中国环境史项目
组的李雪欣和第一分社的侯华华荣获了二等奖;环境科学分社的张秋辰、建筑分社的易萌、译丛项目组的王荣荣获了三等奖,生
态分社的赵楠婕、第二分社的董蓓蓓获优秀奖。上期选刊了参加此次比赛一、二等奖选手的演讲稿,本期刊登出三等奖及优秀奖
的演讲稿,以飨读者。
与书同行
——“中国低碳发展丛书”出版札记
环境科学分社 张秋辰
一、萌生选题想法 策划出版并非易事,编辑需要了解身 合非专业读者阅读。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从萌生出版“中 边各个作者的信息和作者的专业范畴,选 不论是一本书或者是一套丛书,编辑
国低碳发展丛书”的想法到今天已经是第 取适合的作者来创作既定的选题内容,而 永远要与作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这不
四个年头,与其说是先有出版这套丛书的 如何打动作者来参与创作对于策划出版至 仅能够让编辑的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在
念头不如说是当初的一个初入出版行业的 关重要。 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或许还能够让作者获得
青年在编辑前辈们的带领下盼望像那些优 对于这套丛书而言,一个权威版的解 更多的灵感和对选题的想法从而使书稿的
秀的编辑一样做出一些真正好的作品。然 答当然需要权威的专家作者。在丛书成书 质量更上一层楼;同时,编辑永远要心怀
而,何为好书,何谓好的出版人,人言人殊。 并出版后,我们曾采访过丛书的主编杜祥 读者,去了解读者所想,让读者渴望获得
或许只能在与书同行的时间中,寻找自己 琬院士当初接受选题邀请时的想法,他回 的知识经过出版而熠熠生辉。
的答案。 答道,“作为丛书的总主编,看到这个选 五、获得荣誉
二、确定选题方向 题之初就觉得题目出的好,在与其他几位 在这套丛书的奖项申请过程中,我意
在策划丛书出版的最初,我们的目光 专家探讨时也立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 识到,当编辑了解和认识到自己所做图书
锁定在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绿色发展, 因为低碳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当 的价值时,在合适的时间申请相应的奖项
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三个发展理念中。 前发展阶段的需要。” 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发挥图书自身的
“绿色”和“循环”其实是公众接触时间 四、创作和出版中的经历 价值,并让更多的读者去分享书中的价值,
较久也易于理解的概念,而我们国家目前 我们似乎确实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大 同时也是对作者和编辑自身价值的肯定。
所提倡的“低碳”,虽时常被提及却并不 的麻烦,那就是经过讨论,将丛书定位为 这样的肯定也让作者们和编辑们彼此更加
容易理解,更不用去想象在不理解的情况 高级科普书。然而,对于专业研究低碳的 信任,坚定信心,开始新的征程。
下如何去实践。同时,考虑到低碳类选题 作者们而言,写一本专业科技书容易,要 六、感想
的图书市场以及公众参与低碳的重要性等 写高级科普,可是有点儿为难他们。 回想出版这套丛书历程之时,我很感
多个方面,我们商定了“低碳发展”这个 在接下来的稿件讨论会上,作者提交 激,在我刚进入编辑这个行当的时候,有
出版方向,为读者出版一套权威版低碳答 的稿件遇到了预想的问题,第一稿提交后, 我的前辈们带领着我,遇见了值得尊敬的
疑解惑书,而这个出版方向也确实帮助我 我们发现了稿件中文字过于专业,数据罗 作者,出版了有价值的文字,而我们真正
们在之后的过程中争取到了许多方面的支 列过多等问题,这类风格也是科技图书作 希望的是书的出版能够让读者从中获益,
持,也让我意识到了选题方向对于一本书 者的惯用风格。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与作 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的成功是多么的至关 者进行讨论后决定对于稿件进行一些修改, 记得看过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优
重要。 例如将表格改为图片等更直观的表现形式; 秀的出版人对文化有种与生俱来的热爱和
三、选取 增加文字描述里案例和专题内容的比例来 敬畏”,希望自己能够在日复一日与书同
作者并召开组稿 弱化专业内容的晦涩难懂,增加可读性等。 行的时间里认真理解和体会这样的心境,
会 经过修改后的文字变得生动起来,更加适 永远热爱文字并且敬畏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