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 环境教育2016年第08期
P. 2

环境教育
                                                                                                         2016.08 Vol.190
                        .
               [Editorial  刊首]


                                      寻找更有效的环境教育






                   进入高温的 8 月,一条消息刷爆了各媒体的微信                      于反思。
               平台:地球在前七个月里已经用完了本年度所有的自                             有批评说,这与我国环境教育长期以来过多地注
               然资源总量,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将靠透支来度过。消                          重“教”,忽略了“育”不无关系。虽然现在下这样
               息还说,今年的生态超载日是 8 月 8 日,比去年提前                      的结论还为时过早,但环境教育确实存在着知识传授
               了 5 天,刷新了最快进入这一天的记录。                             得多,价值观培育得少;政策法规宣讲得多,技能培
                   然而难耐的 8 月气温,空调、冷饮、游泳池、避                      养得少;口号喊得多,体验参与得少;声势大,重形式,
               暑旅游,所有可以降温的商品都开足了马力,依然无                          轻实际作用的现象,尤其是环境教育面对社会群体的

               法满足人们纳凉的需求。                                      差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应对研究,缺乏针对性、
                   一边是严重的透支,一边是卯足劲儿的“内需”,                       适用性、时代感和效果印证。翻开中小学生的环境作文,
               生态的欠账该怎么还?什么时候还?谁来还?尽管                           可以看到“保护母亲河”“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等
               我们的环境教育反复强调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导致了                           等空洞的文字,让我们看到环境教育的空间仍然很大。
               地球变暖,经济发展过快、粗放都是造成温室气体过                             面对如今越来越紧迫的环境形势,环境宣传教育
               量的主要原因。但是在普通老百姓看来,温室气体                           再用过去的造势、宣讲、说教是难以达到“保护环境
               控制是我们个人无法左右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人人有责”的要求的。如何借助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
               眼下选择什么方式度过夏天比温室气体排放这个大                           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
               问题更现实。各种消夏产品广告比环保大道理更合适                          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关系上树
               宜,商家借势扩大销售,结果是越热越要买买买,越                          立正确的观点和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努力保护
               买生产越多,排放也越多。恶性循环就像一股看不见                          人类环境,恐怕是环境教育未来长期需要考量的任务
               的暗流,也能波涛涌动推动地球超负荷运转。                             目标,尤其要在环境教育如何“以人为本”的层面花
                   这种社会生活需求、经济发展现状与环境保护要                        大气力,因为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年龄、不同领域、
               求相脱节的现象始终存在,当我们抱怨在雾霾环境中                          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社会阶层的特点、接受能力和
               谁都没有办法“独善其身”时,有谁愿意为减少机动                          关注点的差异,一刀切的办法难以让环境教育深入每
               车尾气排放不再驾车出行吗?又有谁可以为温室气                           个人的心灵;有时针对常规教育和突发事件导向教育
               体减排放弃奢侈生活的追求呢 ? 事实上 , 我们对身边                      的发力点、发力程度不同,相同的节奏也难以达成良
               环境问题的焦虑是一种本能,缺乏客观的认识和理性                          好的效果。教育是门慢艺术,需要有心、需要细致、

               的预防,更缺乏力所能及的参与。究其原因,人们普                          需要系统化、需要敏锐。用标尺来比喻,教育的刻度
               遍认为环境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非个体等闲                          是以微米、纳米,甚至更细小的度量衡来一点点推进
               之辈可以解决得了的。因此我们习惯于一边抱怨环                           的,环境教育因为没有太多的功利性,所以更加需要
               境变差、污染严重,批评政府治理慢,指责企业没                           细微、精准,才能实现环境保护价值观无盲区、零死
               有良心,一边坐享其成高质量的环境。对我们自己                           角、全覆盖。
               的行为给环境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全然不顾 , 疏                                             《环境教育》编辑部 2016.08



                                                                                           欢迎回应:hjjy65@163.com



                                                                                                       www.hjjyzz.com 1
   1   2   3   4   5